国赛专栏
首页 - 国赛专栏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2017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发表日期:2017-05-16    来源:安保工作组    浏览:28894次

1.    

1.1  编制目的 

为加强2017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人身伤亡事故的应急工作,防止和减少大赛期间突发性事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建立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的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机制,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亡事故损失,根据此次大赛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大赛组委会有关要求、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 

1.3 适用范围 

2017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期间人身伤害预案。  

1.4总体目标

以确保大赛期间人身安全为核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的指导思想,以“全面排查、防治并举、超前预警、果断处置”为手段,以确保行车安全、食品安全、火灾安全、人身安全等为核心,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科学确定危险源,努力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杜绝突发事故造成行车及人身安全生产事故,实现大赛安全、稳定目标。

1.5工作原则 

大赛各工作小组在人身伤亡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理工作中,必须遵循“协调一致、救人优先、反应迅速、救援有力”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危险源分析 

本项目的主要人身伤亡事故风险如下: 

2.1  机械伤害:因机械异常运行或使用不当导致人身伤亡; 

2.2  触电伤害:电气设备的自身原因及相关人员使用不当造成人身伤亡; 

2.3  火灾伤害:电气设备、燃油系统、车辆、宾馆、比赛场所等火灾和火灾扑救过程中,烧、摔(踩踏)、砸、炸、窒息、中毒、高温、辐射等原因导致的人身伤亡; 

2.4  灼烫伤害:蒸汽、水等高温造成人员灼伤引起的人身伤亡; 

2.5  爆炸伤害:车辆自燃、爆燃(炸)造成人身伤亡; 

2.6  中毒伤害:用餐、饮水等引起急性中毒,导致人身伤亡; 

2.7  车辆伤害:机动车辆或其它车辆在运行及上下客期间造成人身伤亡。 

2.8  其他不可预知情况导致人身伤亡。

3. 应急保障 

3.1 组织机构、职责

成立了伤害应急领导小组,由大赛办公室及各工作小组主要人员组成。

      长(总指挥):曹志宏

    长(副指挥):童坚锋、杜雪兴、曹振平、周惠根、陶华山、沈文、陈高祥

      员(应急救援队):各工作小组主要成员(见赛点活动方案)   

3.2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3.2.1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修改、执行;

3.2.2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3.2.3检查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3.2.4发生安全事故是由应急领导小组发布应急救援的命令;

3.2.5向相关单位及部门发出救援请求;

3.2.6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3.2.7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3.2.8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工作经验教训。

3.3.相关人员职责

3.3.1组长职责

在遇到重大突发危害事件发生时,接到报警报告后,根据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各方面的资源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通知各应急救援小组立即赶往现场,向其下达各种应急处理指令,进行排险抢险、应急救援,并根据险情程度与应急小组的应急能力决定是否需要外部资源的援助。

3.3.2副组长职责

协助指挥长负责应急抢险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各抢险小组落实排险抢险、应急救援的具体措施,并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本应急救援小组的工作情况。当总指挥不在现场时,自动承担总指挥的一切职责。

3.3.3组员职责

1)接到通知后,立即与事发现场保持畅通的联系,根据险情程度和需要与地方政府、医院、消防、公安等相关部门进行联系。如总指挥决定需要外部资源援助,接到指令后迅速与相关部门进行联系,报告有关情况并派人到指定地点接车、接人、接物,引导抢险救援人员、物资到事发现场。

2)接到通知后,应立即赶到现场组织人员抢救受伤者脱离事故危险区域,同时根据具体情况通知医疗机构前来救护,在专业医疗人员没有到达之前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救助,或者根据伤者人数及伤情将受伤人员迅速送往医院,通知医院做好救护准备,务必使人身伤害降至最低程度。

3)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抓好事故现场的警戒和保卫工作,进行人员搜救、疏散受灾人员、现场侦察和组织救灾抢险工作。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排险抢险、抢救物质财产,使国家和学校的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把事故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4)接到通知后,应立即组织必须的物资材料、工器具、设备等,以确保抢救现场的需要。 

3.4 应急抢险小组职责分工及联系电话 

  

负责人

联系方式

联络员

联系方式

协调组(大赛办公室)

童坚锋

沈文

刘畅

13862010697

13914066377

13812762181

马振

13771879506

会务组

曹振平

13616205518

岳伟平

18662218533

接待组

杜雪兴

18906212216

李洪超

15962118299

竞赛组

陈高祥

13812758799

刘畅

13812762181

现场组

刘畅

13812762181

李娜莎

13915545295

后勤保障组

周惠根

13584863132

陈介荣

 

18036089199

13004500555

安保工作组

周惠根

13584863132

卢叶

15062313880

宣传外联组

陶华山

13962186771

潘文娟

张卉

13656215539

13862569117

志愿者工作组

许小娟

13584815134

顾春月

13862020107

财务组

王蕾

13451535683

曹巨珠

13390882005

 

序号

项 目

工 作 内 容

1

交 通

1、准备备用车辆,作应急时使用。

2、建立交通意外情况信息传达制度(接报后,大会应急工作小组迅速赶到现场,调动备用车辆接送选手)。

3、大巴、中巴车每天从南校门进,车辆沿南门至西门通道右侧停靠,人员待全部车辆停稳后统一下车,并由引导员统一带到指定地点。根据每天比赛情况及具体安排,车辆统一调度,提前在下车区域等候参赛人员上车。

4、大赛期间,机动车听从指挥,规范停放到制定地点(有车位的先停在车位处,车位停放满后统一靠右按顺时针方向停放)。

2

住 宿

 

饮 食

1、与卫生监督部门严格把关,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2、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和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并将事件发生、发展情况报告大赛组委会和相关卫生部门。

3

防 火

防 电

1、保证消防设施的安好,保证消防通道安全畅通。

2、如有事故发生由竞赛工作人员指挥所有人员紧急疏散,将事故向学校应急工作小组汇报并及时向110119报警。

4

设 备

维 护

1、竞赛中发生设备、工具损坏或参赛选手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导致设备没有完全装复的,由工作人员安排备用设备用于竞赛,以避免竞赛中断,并组织进行设备的修复。

2、发现设备具有安全隐患的,应及时换用完好设备,同时加设警示标志,及时上报学校应急工作小组。

5

电 力

维 护

如遇突发状况,立即进行校内断电,将事故信息向学校应急小组工作人员汇报,并安排电工人员迅速进行检修。

6

医 疗

1、联系两家市立医院,确定医校路线,做好应急准备。

2、如有人员发生轻微伤害,及时送医务室处理,并查明原因。

3、如有人员发生重大伤害,立即联系120送往医院,并及时上报学校应急工作小组。

4. 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细则 

人身意外伤亡事故应急响应按照先保人身安全,再保护物资设备的优先顺序进行,使损失和影响减到最小。

具体细则如下:   

4.1.1 发生事故后现场首先组织救援人员进行抢救,将事故伤员送往事故现场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向上级汇报事故现场情况。 

4.1.2 所有人员应立即停止全部相关活动,在现场应急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处理工作,控制事态的扩大。   

4.1.3 如伤者行动未因事故受到限制,且伤势非常轻微,身体无明显不适,能站立并行走,在场人员应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区域,再设法消除或控制现场的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然后找车护送伤者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4.1.4 如伤者行动受到限制,身体被挤、压、卡、夹住等无法脱开,在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现场进行封闭或将伤者从事故现场转移至安全区域,防止伤者受到二次伤害,然后根据伤者的伤势,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4.1.5 如伤者伤口出血不止的症状,在场人员应立即用现场配备的急救药品为伤者止血(一般采用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法、止血带止血法等),并及时用车将伤者送医院治疗。 

4.1.6 若伤者伤势较重,出现全身有多处骨折、心跳、呼吸停止或可能有内脏受伤等症状时,在场人员应立即根据针对伤者的症状,施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并在施行急救的同时派人联系车辆或拨打医院急救电话(120),以最快的速度将伤者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4.1.7 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待大赛应急救援组到达。 

4.2  应急响应处理 

4.2.1  起因物、致害物明确,无发生群伤事故的可能,抢修救援工作中根据事故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尽快控制起因物、致害物的状态,在尽量保护事故现场的前提下,使其恢复至无害状态; 

4.2.2  触电:抢险人员采取正确的方法,如用木棒、绝缘杆等工具使受害人脱离带电体,同时在事故现场设置安全围栏,要保证安全距离,严防二次事故。同时要迅速切除故障点,根据实际需要停止故障设备的运行,防止二次伤害;并正确隔离故障设备,保证其它设备的安全运行。抢修救援工作中要根据现场实际,迅速处理故障设备,严防人身伤害再次发生; 

4.2.3  火灾:应急救援工作中要组织专业人员正确判断起火点及受伤人员的位置,及时切断与运行设备的联系,如果是在氢站、油区等有压力容器的部位发生火灾,要及时隔离,严防引发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同时要根据火灾现场实际情况正确分析可能产生的有毒气体,除利用现场设备外,要保证个体防护设施供给,采取可靠措施后实施救援,严防二次伤害。抢修救援工作中要迅速隔离故障设备,保证其它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要组织转移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运用隔离设施严防烧、摔、砸、炸、窒息、中毒、高温、辐射等原因导致对救援人员造成伤害。抢险救援工作中,必要时应及时请求周边地区的支援; 

4.2.4  中毒:组织专业人员迅速判断引起中毒的有毒物质,及时向医务人员提供相关信息,以便医务人员准确施救。救援工作中要保证救援人员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如防毒面具等,再实施救援,救援过程要设专人监护、指挥。 

4.2.5   灼烫伤:要正确判断事故现场受伤人员的受伤程度,及时对伤员进行有效的处理。

处理方法:

1)用白酒冲洗伤口,只需要普通的白酒就可以(20~50多度的白酒,不可用酒精),能够快速吸收烧烫伤处的余热;

2)如果没有酒,可以用纯净水淘米,取第二次淘米水冲洗伤口降温;

3)再或者用凉开水冲洗降温。

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使用,酌情选择最便捷的方式。但是请切记:不能用生冷水冲洗或者浸泡伤口,否则会造成热毒内浸,引起肌肤溃烂,加重伤势,简单处理后看伤势情况立即送医院。

5. 警戒与治安 

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现场通道封闭或限制的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受到伤害,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6. 人群疏散与安置 

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对疏散的紧急情况、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以及回迁等做出细致的准备,还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及可利用的时间、环境变化等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安置。 

7. 医疗与卫生 

对受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以及合理的转送医院进行治疗,是减少事故现场人员伤亡的关键。医疗救助人员必须了解相关伤害的救治特点,并经过相应的培训,掌握对受伤害人员进行正确消毒和治疗的方法。 

 7.1 对于急救和诊断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紧急救护要争分夺秒,就地抢救,动作迅速,方法正确; 

2 要认真观察伤员全身情况,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在现场用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 

3 在现场紧急救护的同时,应与急救中心或附近医疗单位取得联系,请求给予救治的指导与帮助。在医务人员未到达前,或未送达医疗单位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伤员死亡诊断只能由医生做出; 

4)现场救护或伤员监护人,在将伤员移交医疗单位时,必须将有关伤员的情况向医生作情况通报。 

7.2 诊断原则 

1 根据事故的性质、程度、毒物的种类和毒性,有无燃烧、爆炸、窒息,有无触电、撞击等现场情况分析可能致病原因; 

2)迅速准确地对伤员进行检查与询问,根据伤员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分析判断; 

3)在原因不明、诊断不清的情况下,应认真做好与其他疾病的鉴别,以免误诊,造成抢救的延误和失效。 

7.3  急救要点 

1)立即解除致病的原因,脱离事故现场; 

2)神志不清的病员应有专人监护,应防止病员气道梗阻,缺氧者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实行胸外心脏按压; 

3)皮肤烧伤应尽快清洁创面,用清洁或已经消毒的纱布保护好创面;眼睛灼伤后应优先彻底清洗; 

4)骨折(特别是脊柱骨折)时,在没有正确地固定的情况下,除止血外,包扎应尽量少动伤员,以免加重损伤; 

5)请勿随意给伤员饮食,以免呕吐物误入气管; 

6)置伤员于空气新鲜、安全清净的环境中; 

7)防止休克,特别要保护心脏、肝、脑、肺、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 

8. 现场恢复 

在恢复现场的过程中往往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如触电、受损建筑倒塌、着火点复燃等,所以应充分考虑恢复现场过程中可能的危险,制定现场恢复的程序,防止恢复现场的过程中事故的再次发生。 

9. 应急结束 

应急工作中,在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由上级赛事负责安全单位及人员确认事故(事件)现场得以控制,或已经采取了必要的措施,可以关闭应急预案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并发布关闭应急预案命令后,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参加救援的部门和单位应认真核对参加应急救援人数,清点救援装备、器材;核算救灾发生的费用;整理应急救援记录、图纸,写出救灾报告。  

应急响应结束后,要做好预案的持续改进工作,根据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组织专家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由事故(事件)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完成事故(事件)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报送上级部门。

10. 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改进措施 

10.1 事故发生后,保护好现场。由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10.2 事故调查处理后,相关责任小组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共同研究事故发生原因,分析事故发展过程,吸取事故教训,提出具体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7.1附表:报警电话

序号

报警电话

联系方式

   

备 注

1

火 警

119

火灾报警救援

 

2

匪 警

110

治安事件报警救援

 

3

气 象

121

气象信息

 

4

查号台

114

电话号码查询

 

5

医 院

120

人员伤亡急救

 

6

道路事故报警

122

道路事故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