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系 - 系部动态 - 系部新闻
采“黟”路皖风,践知行合“艺”——艺术设计系2022级学生采风实践
发表日期:2024-12-09    来源:艺术设计系    编辑:yssjfb    浏览:215次

为更好探索艺术设计系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实践,扎实师生专业技能,以“知行合一”的实践观指导系部专业课程建设,20241123日—29日,艺术设计系2022132名师生共赴安徽黄山市黟县南屏村写生基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皖南采风实践活动。

图1. 采风实践合影


安徽黟县南屏村依山傍水,千年历史,古宗祠、古民居、迷宫般的72巷,高低错落的马头墙,与山水自然和谐相融。走在村里,随时可见、随手可触、随性而行,皆是深厚的历史痕迹与人文底蕴。

白天,在专业老师与校外特聘教授现场讲授、作范画及逐个指导下,学生们择一处安然落座,精心挑选视角,用心观察细节,静心描绘。


图2. 周继红老师指导学生

图3. 22数媒(1)学生写生

图4. 陈燕老师指导学生

图5. 22数媒(2)学生写生

图6. 钱蒙老师指导学生

图7. 22数媒(3)学生写生

图8. 卢冰老师指导学生

图9. 22视传学生写生

图10. 黄玮老师指导学生

图11.校外特聘李教授指导学生

图12. 程晏老师指导学生


夜晚,师生围坐一起,交流、点评写生作业的构图、技法。专业的指导与点拨,使得学生的写生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成长与进步。


图13. 点评作业(1)

图14. 点评作业(2)

图15. 点评作业(3)

图16. 点评作业(4)

图17. 点评作业(5)

图18. 点评作业(6)


艺术设计系学生简朴却隆重的十八岁的“成人礼”亦在此举行,古老的村落,青春的身影,互相见证着彼此的珍贵与美好,历史在此定格,未来从此启航。


图19 .“橙”礼现场

图20.“橙”师“寄语

图21. “橙”长拱门

图22. “橙”心“橙”愿


笃行致远,行万里路,拓审美视野。写生之余,带着对美的追寻,师生们无不被如诗如画的徽派水墨画卷氤氲着、熏陶着……

来自学生的“采风心语”:

今天的写生,我深刻体会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和水乡风光的宁静美好。晚上,老师点评作业时,指出了我的一些不足之处:徽派建筑的表现,应该注重马头墙的细节刻画,以体现建筑的体积感;墙面处理,应有取舍,避免过度刻画。我受益匪浅,期待自己会有更大的进步。          

 22数字媒体艺术设计⑴   罗忆

在这里亲身体会独有的徽派建筑的色彩和光影。我发现雨后的天空较之晴天格外的蓝,格外的透;发现山里野花边旁嗡嗡飞着的小蜜蜂,看到月沼边的水草青荇,看到在阳光下打着瞌睡的小狗小猫等等,都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不曾遇到的。

                                             22数字媒体艺术设计⑵   陆杜淼

踏入南屏村,我感受到了时光的沉淀。我用画笔捕捉每一个细节,我会为了表现出古建筑的沧桑感而刻意加重笔触。每份作业的呈现都是一次成长。

写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触。村民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让我明白,艺术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对生活的感悟和表达。

                                       22数字媒体艺术设计⑶   陶爱云


踏入皖南古村落,仿若步入水墨画卷。漫步古巷古居,岁月沉淀于心。写生时,我极力捕捉马头墙与雕梁之美。亲身体验方知,艺术创作唯有深入生活之中,才能让笔下画卷拥有触动灵魂的力量,此行让我对绘画有了全新的感悟。

                                             22视觉传达设计   黄文骏



优秀学生写生作业选登:



图23. 22数媒(1)朱逸馨

图24. 22数媒(2)欧家雯

图25. 22数媒(3)裴子惠

图26. 22视传 陈雨萱


采风写生实践是艺术专业最生动的“行走的课堂”,可以训练学生学会观察,从社会与自然的课堂中加深对构图、形体与空间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审美观、增强艺术修养,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文化自信。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写生采风实践活动圆满完成,也是一次对教学空间、教学内容与教学关系的探索与实践。未来,艺术设计系将继续探索更多形式的“行走的课堂”,多方面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


图27. 采风实践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