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程系 - 教学改革 - 课程标准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立体裁剪》课程标准
发表日期:2016-01-08    来源:服装工程系    编辑:xuy1    浏览:14919次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立体裁剪》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立体裁剪》是一门研究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的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服装专业的一门必设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交替进行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立体裁剪的基础知识、上装立裁的基础、下装的立体裁剪、整装的立体裁剪、礼服的立体裁剪和综合技能实训等,着重加强基本操作的实训与综合技能的实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立体裁剪在服装行业中的地位,掌握在人台上进行部件、整装的设计原理与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设计能力,具备用立体裁剪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把创新服装款式通过立体裁剪设计成高级时装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本校教学要服务社会机制的理念,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基本理念

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技能、突出应用”。

1、任务驱动,案例教学

通过对服装款式整体到局部的分析,逐个剖析知识点,再从局部到整体完成款式的立体裁剪。配备自主开发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进行教学,借助动态画面效果, 丰富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实训方式多样、突出技能。

实践方式采用课堂实训、集中实训、独立创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践内容综合丰富,从局部、整体、综合技能到创意设计等的实践内容。

 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交替进行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教材,配备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一体化的教师,配备课堂与实训室一体化的环境。

4、注意与后继课程的“接口”。

(三)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本课程内容标准,将《立体裁剪》分解成3个侧重点不同的模块。

    本课程在第五学期开设,教学时数为54学时。

 

模块

课程内容

学时数

理论

实训

合计

基础模块

服装立体裁剪基础

1

2

3

衣身造型立体裁剪

2

4

6

裙子造型立体裁剪

2

4

6

衣领的立体裁剪

1

2

3

衣袖的立体裁剪

1

2

3

应用模块

生活装的立体裁剪

3

6

9

礼服的立体裁剪

3

6

9

创意装的立体裁剪

    2

    4

6

拓展模块

课题一:时装设计

3

6

9

课题二:表演服装设计

课题三:内衣设计

合  计

18

36

54

本实践教学训练内容分为基础模块操作训练、应用模块操作训练和拓展模块操作训练。基础模块操作训练是服装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通过实训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立体裁剪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立体造型能力和版型制作能力;应用模块操作训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品牌的款式设计、立体造型操作、样板调整、样衣制作等系列工作锻炼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缩短学校教学与市场需求的差距。拓展模块操作训练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在完成教学大纲实践任务的基础上,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性地进行训练,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对服装市场的适应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理解立体裁剪在服装行业中的地位,掌握立体裁剪的作用及特点。

2、使立体构成课在符合基础教学内容的同时与服装专业教学特点相结合,帮助学生逐步完成立体构成理念向服装设计理念的转化过程,构建出从基础教学科目向专业设计转化的发展体系。

3、通过对点、线、面、块、材等形态的组合学习,训练学生的立体空间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拓展学生的现代设计理念。

4、了解服装立体结构与平面结构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立体裁剪方法分析服装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平面造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艺术性与技术性的融合。

5、掌握立体裁剪常用工具的应用方法及操作流程。

(二)技能教学目标

1、掌握在人台上进行部件、整装的设计原理与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和设计能力。

2培养实际应用中的服装款式造型设计能力、版型设计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用立体裁剪的方法把创新服装款式通过立体裁剪设计成高级时装的能力

(三)素质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精益求精、创新发展。

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基础模块训练

项目一:立体裁剪基础知识

教学要求: 本课程在多媒体立裁室或常规教室授课。要求学生了解立裁的概念与特点、发展历史、应用情况,掌握立裁的基本知识、人体模型标示。

授课内容:1、立体裁剪概述。

          2、立体裁剪的材料和工具。

3、人体模型标示线的标定。

4、人体模型的修正。

5、基础针法与布纹整理。

实训内容:1、在人台上标线。

2、练习大头针的基本别法。

 

项目二:衣身造型立体裁剪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前后衣身原型的立裁操作方法,并能灵活展开衣身省移、褶裥的立裁与制板,理解立体与平面裁片的关系。

授课内容:1、衣身原型的立体裁剪。

2、衣身省道转移的立体裁剪。

3、衣身褶裥的立体裁剪。

实训内容:1、完成服装(女装)原型的制作。

2、完成上身衣片省道转移的变化,并展开平面,精制成板型。 

3、运用褶裥设计、制作上衣。

项目三:裙子造型立体裁剪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在掌握立裁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各种裙款的立体裁剪操作。

授课内容:1、裙原型的立体裁剪。

2、变化裙的立体裁剪。

实训内容:1、完成服装裙原型的制作。

         2、完成变化裙款的制作。

 

项目四:衣领的立体裁剪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学习与掌握衣领立体裁剪,并掌握设计和制作同步完成的技巧。

授课内容:1、原型领的立体裁剪。

2、变化领的立体裁剪。

实训内容:完成基本领和变化领的立体裁剪。

 

项目五:衣袖的立体裁剪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学习与掌握衣袖立体裁剪,并掌握设计和制作同步完成的技巧。

授课内容:1、袖原型的立体裁剪

2、变化袖的立体裁剪

实训内容:完成基本袖和变化袖的立体裁剪。

 

模块二:应用模块训练

项目一:生活装立体裁剪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分割衣身、各式衣领和袖子的立裁操作方法,了解立体与平面裁片的关系,理解服装、空间、人体的三维关系。

授课内容:1、连衣裙的立体裁剪

2、西装的立体裁剪

实训内容:完成连衣裙和西装的立体裁剪。

 

项目二:礼服立体裁剪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艺术表现手法的立体裁剪,并分别进行操作练习,能进行礼服的整体造型。

授课内容:1、改变面料的表面肌理形态,利用1)褶皱2)折皱3)堆积4)抽缩5)凹凸等手法,使面料形成一定的立体感和浮雕感。这样在以后的服装立体设计中,可以整块面料运用或局部运用,形成对比,使服装设计达到特别的效果。

          2、在现有的面料材质上通过贴、缝、挂、吊、绣等方法添加相同或同材质的材料,形成具有特殊美感的面料。

3、破坏现有面料的表面,使其具有无规律或不完整的表面特征,如抽丝、镂空等。

实训内容:1、要求学生在平面上进行面料的局部设计和变化,根据设计的效果及工艺性进行测试。

2、运用各种手法进行礼服整体造型。

 

项目三:创意服装的立体裁剪

教学要求:通过定向限定性设计训练之后,掌握了一定的设计技巧和表现技能的,进行独立的设计训练,以此来检验和开发学生在设计构思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授课内容:1、图书馆查资料

2、创意服装设计

3、创意服装的立体裁剪

实训内容:在服装人体模型上用相应的材料进行创意设计。

 

模块三:拓展模块训练

根据企业设计项目完成课题设计。

课题一:时装设计

课题二:表演服装设计

课题三:内衣设计

基本要求:1、了解品牌文化和设计项目内容:按照企业设计要求把握设计内容与重点。

2、策划品牌设计程序:根据课题设计项目合理制定工作流程。

3、学生分组完成设计项目。

 4、作品评价:将企业人士请进课堂同任课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设计作品的品评,选出部分设计款式,课后在工作室由教师指导按照企业要求完成设计作品的后期制作工作。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适合以理论讲授、示范、实践练习、企业参观、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其中动手实践练习为主要部分。建议教师结合市场与流行时尚,针对项目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

1、课程内容优化改革: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方向,改革教学内容,采用三级模块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对服装市场的适应能力。
2
、重视教学方法中的能力培养:屏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了课堂互动教学、工作室自主创作设计教学以及引进企业合作项目等多种教学方法。
3
、教师共享教学:在不同教学模块中,立体裁剪课程教师与服装设计、服装版型、服装工艺专业教师以及服装企业项目负责人共同完成教学内容。
4
、强调课程学习与市场结合:以掌握立体裁剪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为基础,结合企业的品牌设计项目,利用立体裁剪的方法和手段完成品牌样品的款式设计和版型设计任务。在实践中缩短校企差距。
5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设网上课堂。

 

(二)考核方法和评价方法建议

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建议实行多环节考核和注重过程评价,贯彻在“评价中学习”的能力本位理念,也可与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的实际工程能力相结合评价最终的学习成绩。

1、为充分发挥学业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调控、激励三大作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及评价重点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过程体验、方法技能的掌握、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和综合职业技能的形成。

2、建议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课程考核

1)成绩组成:由考勤、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三个部分核定成绩。

总成绩(100%=出勤(10%+平时作业(30%+考试(60%

2)考核方式:课堂过程考核+项目命题设计考核

3)考核标准:考核学生对服装立体裁剪知识和各种手法的掌握,以及实际创作应用中的造型和操作能力。

4.成绩组成:

1)出勤情况(10%):有旷课、迟到、早退的按照具体情况扣分,扣完为止。

2)平时作业数量及质量(按次数累计)(30%):根据平时作业完成的认真程度及作业质量评分,按照四个等级进行划分,每5分一个等级,每一个等级再按照上、中、下区分差距。 (3)考试成绩(60%):

按照项目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款式造型设计和版型设计任务 10%

设计造型符合项目要求 15%

造型优美、面料利用合理 10%

作品立体效果符合平面设计效果 10%

设计作品符合工业生产要求 10%

服装款式表达清楚准确,结构正确;作品版型设计、工艺设计合理,制作精细25%

作品整体效果及美观程度 10%

操作熟练、手法正确 10%

 

(三)教材编写建议

    针对国内立体裁剪教材与实践教学脱节和相对滞后,教材内容单一化,缺少服装专业岗位方向细分化内容的状况,编写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专用教材。教材的编写要体现本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学生实际以及本课程的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等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应该建设由文字教材、课件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为一体的配套教材,全套教材各司其职。以文字教材为中心,提供内涵不同,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1、教材要注重立体造型与平面样板的结合,以完成服装的立体造型和适合企业生产的工业样板为目的。着重从服装结构设计的角度阐述立体裁剪与制版的原理、技术,揭示出立体裁剪的应用规律。同时也从服装设计的角度对艺术审美及其表现加以解析,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

2、教材要加强学生对立体造型平面样板的调版训练。通过样板的调整实现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全面理解。通过实例问题分析,总结立体结构与平面结构、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的关系,实现服装造型立体化,版型制作科学化的最终目标。

3、教材要注重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配套制作教学课件,使立体裁剪的动态过程能直观、准确、生动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国内外服装立体设计图片和最新信息,增强了教材的直观性和实用性,加深了学生对立体造型的理解,实现对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教学录像带:可根据学校自身特点,自制教学录像带,可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立体裁剪的基本知识等。

2、自制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可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将立体裁剪课程中的难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减轻了教和学的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3、自行开发网络教学课件:可研制基于网络的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多媒体课件,利用该课件和校园网,教师可进行网上授课、答疑,学生可以自学、自测课程内容。

4、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选用符合教学要求的制图多媒体课件、录像、资料文献等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5、教学与企业合作项目相结合 立体裁剪课程是一门动手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中要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实践教学采用多种途径。

6、以大赛为平台,提升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国际、国内的各种服装设计大赛。在大赛中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检验学生的专业水平,拓宽视野。  

 

(五)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1、立体裁剪专用教室一个。内含:人台若干个、制图桌椅若干套。

2、电脑、多媒体投影仪一套。

3、辅助教学视频资料光盘若干。